而求福,土龙 待之而得食。鲁人身善制冠,妻善织履,往徙于越而大困穷,以其所修而游不用 之乡。譬若树荷山上,而畜火井中。操钓上山,揭斧入渊,欲得所求,难也。方 车而勈越,乘桴而入胡,欲无穷,不可得也。楚王有白蝯,王自射之,则搏 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蝯拥柱号矣,有先中中者也。
呙氏之璧,夏后之璜,揖让而进之,以合欢;夜以投人,则为怨,时与不时。 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人有昆弟相 分者,无量,而众称义焉。夫惟无量,故不可得而量也。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 人欲窥,处使然也。射者使人端,钓者使人恭,事使然也。曰:“杀疲牛可以赎 良马之死,莫之为也。杀牛,必亡之数,以必亡赎不必死,未能行之者矣。季孙 氏劫公家,孔子说之。先顺其所为,而后与之入政。曰:“举枉与直,如何而不 得?举直与枉,勿与遂往。”此所谓同污而异途者。
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故人众则食狼,狼众则食人。欲为邪者,必相明 正;欲为曲者,必相达直。公道不立,私欲得容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此以 善托其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夫游没者不求沐浴, 已自足其中矣。故食草之兽,不疾易薮;水居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失常。 信有非礼而失礼。尾生死其梁柱之下,此信之非也;孔氏不丧出母,此礼之失者。 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曾子立廉,不饮盗泉;所 谓养志者也。纣为象箸而箕子希,鲁以偶人葬而孔子叹。故圣人见霜而知冰。
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 矣。今被甲者,以备矢之至,若使人必知所集,则悬一札而已矣。事或不可前规, 物或不可虑,卒然不戒而至,故圣人畜道以待时。髡屯犁牛,既扌科以牜脩,决 鼻而羁,生子而牺,尸祝斋戒以沉诸河,河伯岂羞其所从出,辞而不享哉!得万 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得隋侯之珠,不若得事之所由;得呙氏之璧,不若得 事之所适。撰良马者,非以逐狐狸,将以射麋鹿;砥利剑者,非以斩缟衣,将以 断兕犀。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乡者其人。见弹而求号炙,见卵而求晨夜, 见■而求成布,虽其理哉,亦不病暮。象解其牙,不憎人之利之也。死而弃其招 箦,不怨人取之。人能以所不利利人则可。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东走则同, 所以东走则异。溺者入水,拯者亦入水,入水则同,所以入水者则异。故圣人同 死生,愚人亦同死生。圣人之同死生,通于分理;愚人之同死生,不知利害所在。 徐偃王以仁义亡国,国亡者非必仁义;比干以忠靡其体,被诛者非必忠也。
故寒颤,惧者亦颤,此同名而异实。明月之珠,出于蠬蜄;周之简圭, 生于垢石;大蔡神龟,出于沟壑。万乘之主,冠锱锤之冠,履百金之车。牛皮为 贱,正三军之众。欲学歌讴者,必先徵羽乐风;欲美和者,必先始于《阳阿》、 《采菱》。此皆学其所不学,而欲至其所欲学者。耀蝉者务在明其火,钓鱼者务 在芳其饵。明其火者,所以耀而致之也;芳其饵者,所以诱而利之也。欲致鱼者 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好弋者先具缴与矰,好鱼 者先具罟与罛,未有无其具而得其利。
遗人马而解其羁,遗人车而税其豸耍所爱者少,而所亡者多。故里人谚曰: “烹牛而不盐,败所为也。”桀有得事,尧有遗道,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 故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 弗释;弊箄甑瓾,在袇茵之上,虽贪者不搏。美之所在,虽污辱,世 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春贷秋赋,民皆欣;春赋秋贷,众皆怨。 得失同,喜怒为别,其时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