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18]丙午,加高季兴兼尚书令,进封南平王。
[18]丙午(初八),加封高季兴兼任尚书令,进封南平王。
[19]李存审自以身为诸将之首,不得预克汴之功,感愤,疾益甚,屡表求入觐,郭崇韬抑而不许。存审疾亟,表乞生睹龙颜,乃许之。初,帝尝与右武卫上将军李存贤手博,存贤不尽其技,帝曰:“汝能胜我,当授藩镇。”存贤乃奉诏,仅仆帝而止。乃许存审入觐,帝以存贤为卢龙行军司马,旬日除节度使,曰:“手博之约,吾不食言矣。”
[19]李存审自认身为诸将之首,没有得到参与攻克汴梁之功,感到激愤,病情加重,曾多次上表请求朝见皇帝,郭崇韬扣压住不许他入朝。李存审的病情更加厉害,上表请求在活着的时候能见到后唐帝,因此才答应了他的请求。当初,后唐帝曾和右武卫上将军李存贤空手搏击,李存贤没有使出全部技能,后唐帝说:“你如能胜我,当授予你以节度使之职。”于是李存贤按照他说的,但仅把他击得向前倾跌就住了手。等到允许李存审入见时,后唐帝任命李存贤为卢龙行军司马,过了十几天任命他为节度使,说:“手搏之约,我不能说话不算数。”
[20]庚戌,幽州奏契丹寇新城。
[20]庚戌(十二日),幽州上奏说契丹人侵犯新城。
[21]勋臣畏伶官之谗,皆不自安。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李嗣源求解兵柄;帝不许。
[21]有功之臣都害怕伶宦毁谤,内心都感到不安。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李嗣源请求解除兵权,后唐帝没有答应他。
[22]自唐末丧乱,缙绅之家或以告赤于族姻,遂乱昭穆,至有舅、叔拜甥、侄者,选人伪滥者众。郭崇韬欲革其弊,请令铨司精加考核。时南郊行事官千二百人,注官者才数十人,涂毁告身者十之九。选人或号哭道路,或馁死逆旅。
[22]自从唐末衰乱以来,士大夫家有人将作官凭证在同族亲戚中出卖,于是乱了礼教,甚至有舅舅拜见外甥的、叔叔拜见侄儿的。在候选、候补的人员中,弄虚作假的人很多。郭崇韬想革除这种弊病,请求让吏部严加考核。当时参加南郊祭天的行事官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正式由吏部注官的才几十个人,涂改委任官职文凭的人占十分之九。候选、候补官员的人有的在道路上号啕大哭,有的饿死在旅馆。
[23]唐室诸陵先为温韬所发,庚申,以工部郎中李途为长安按视诸陵使。
[23]唐室先祖的陵墓早先被温韬所挖,庚申(二十二日),任命工部郎中李途为长安按视诸陵使。
[24]皇子继岌代张全义判六军诸卫事。
[24]皇子继岌代替张全义判六军诸卫事。
[25]夏,四月,已巳朔,群臣上尊号曰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
[25]夏季,四月,已巳朔(初一),群臣给后唐帝上尊号曰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
[26]帝遣客省使李严使于蜀,严盛称帝威德,有混一天下之志。且言朱氏篡窃,诸侯曾无勤王之举。王宗俦以其语侵蜀,请斩之,蜀主不从。宣徽北院使宋光葆上言:“晋王有凭陵我国家之志,宜选将练兵,屯戍边鄙,积糗粮,治战舰以待之。”蜀主乃以光葆为梓州观察使,充武德节度留后。
[26]后唐帝派遣客省使李严出使前蜀,李严十分夸耀后唐帝的威德,有统一天下的志向。而且还说朱氏篡夺政权时,诸侯们却没有一点儿为唐王室尽力的举动。王宗俦认为他的话是在攻击前蜀,请求把他斩杀,但前蜀主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宣徽北院使宋光葆对前蜀主说:“晋王有进一步逼迫我国的野心,我们应当选将练兵,在边境上驻守军队,积蓄粮,建造战船,以防他来侵略。”于是前蜀主任命李光葆为梓州观察使,并充当武德节度留后。
[27]乙亥,加楚王殷兼尚书令。
[27]乙亥(初七),封楚王马殷兼任尚书令。
[28]庚辰,赐前保义留后霍彦威姓名李绍真。
[28]庚辰(十二日),后唐帝赐给原保义留后霍彦威姓名叫李绍真。
[29]秦忠敬王李茂贞卒,遗奏以其子继权知凤翔军府事。
[29]秦忠敬王李茂贞去世,留下奏文,希望任命他的儿子李继代理凤翔军府事。
[30]初,安义牙将杨立有宠于李继韬,继韬诛,常邑邑思乱。会发安义兵三千戍涿州,立谓其众曰:“前此潞兵未尝戍边,今朝廷驱我辈投之绝塞,盖不欲置之潞州耳。与其暴骨沙场,不若据城自守,事成富贵,不成为群盗耳。”因聚噪攻子城东门,焚掠市肆;节度副使李继珂、监军张弘祚弃城走,立自称留后,遣将士表求旌节。诏以天平节度使李嗣源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李绍荣为部署,帐前都指挥使张廷蕴为马步都指挥使以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