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轩

字:
关灯 护眼
千日轩 > 走进无人区 > 冰雪万里长征南极(1/4)

冰雪万里长征南极(1/4)

冰雪万里,chang征南极

李国庆1990年3月3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世界: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经过7个多月艰苦跋涉,徒步行进近6000公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使用机械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于当地时间下午7时10分抵达“终点”——南极东bu的前苏联和平站。

各国的报刊纷纷刊登了这支考察队的6名队员在极地的合影:他们shen穿防寒服,各自都手持自己国家的国旗,面lou胜利的微笑。其中五星红旗格外引人注目。持旗的这位dai眼镜的高个子就是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

3月下旬考察队来到ba黎访问时,我有幸见到了这位征服南极大陆的英雄。他征尘未消,脸上冻伤的瘢痕仍明显可见,消瘦了十几公斤的shenti也还没有完全恢复。

一谈起横穿南极大陆的艰辛历程,他就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他的谈吐既无惊人之语,更无骄矜之气,但是,他的顽强毅力和拼搏jing1神,使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振奋和自豪。

与南极“有缘”

南极,这个到chu1是冰雪的银色世界,神秘而又富于魅力。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南极更是一块宝地。它是研究地球气候与环境变迁的独一无二的最好场所,ju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为了shen入探索这块大陆的奥秘,一支由中、美、苏、法、英、日6个国家的6名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仅仅靠着hua雪板,带着运载物品的狗拉雪橇,于1989年7月28日从南极半岛的ding端出发,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南极“chang征”。秦大河就是这支“chang征”队伍中的一员。

秦大河于1947年1月4日出生在我国大西北黄河之畔的兰州市。大河这个名字似乎从他一出生就把他和对大自然的探索联系在一起了。1965年他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可是还没读完一年级,10年动luan就开始了,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干扰。1970年毕业后,他被分pei到一个县城当中学教员。但他始终念念不忘所学的专业,利用业余时间读了许多有关冰川学的书籍。1977年,他被调到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从此真正走上了从事冰川研究的dao路。不久,他又考上研究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83年以后,秦大河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南极,先后参加了澳大利亚“凯西站”和中国“chang城站”的两次南极越冬考察,在南极工作过很chang时间。

1988年4月,秦大河正在中国南极“chang城站”负责越冬考察队工作。在一次与国内的通话中,他得知中国应邀参加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后,立即mao遂自荐,要求作为中国队员参加国际多国考察队。但由于当时正式人选已定,他只能作候补人选。

出许真是因为大河与南极冰川有缘吧,原定人选因病不能参加这次国际考察,他幸运地由候补“转正”了。1988年12月下旬,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把这个决定通知了当时还在chang城站的秦大河。1989年1月,他离开chang城站回到国内,着手进行准备。

“武装到牙齿”

秦大河只在家里住了10天,便匆匆赶到美国北bu与加拿大jiao界chu1的边境小镇伊利,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强化训练。

国际考察队为横穿南极选定的是一条最为艰难的路线,所以每个队员必须在ti力、jing1神和技术上zuo好最充分的准备。强化训练的主要项目是hua雪和驾驭狗拉雪撬。

当时那里是隆冬季节,气温低达零下38摄氏度。考察队员们每次外出训练连续个把星期,日行30至40公里,夜间就在冰天雪地里钻睡袋休息,连帐篷都没有,十分jin张、艰苦。在此之前,其他5名队员都早已在格陵兰大冰盖地区进行过2700公里的训练,而这些对秦大河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他必须从tou学起,所以,他的任务更为艰ju,训练实际上是对他能力的检验。

训练期间,队员们还接受了严格的ti格检验。秦大河1。84米的个tou,82公斤的ti重,很壮实。然而没想到,在检查牙齿时却发现了问题。口腔内科的大夫说必须ba掉5颗牙。否则就不能参加考察队。大河无奈,只好答应ba牙。谁知到了口腔外科“狠心的”大夫又把要ba的牙齿数量增加了一倍。大河想,ba5颗牙都是ying着toupi答应的,要ba10颗怎么得了?但医生的态度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要么ba牙,要么别去南极。大河横穿南极的决心已经下定,只有豁出去了。就这样,ying是一下子ba掉了10颗牙,换了假的。他笑着说,为参加这次考察,可真是“武装到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