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秋收冬播
第七章秋收冬播
秋分已过,寒lou将至,草木萧疏。(小说手打小说)
自八月初五一场秋雨过后,连yin了五天才放晴,青篱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儿。
连叫着张贵通知各家佃农准备收粮,事实上不用她通知,佃农们早就zuo好了准备,多年zhong地的经验使他们知dao,shen秋时节一旦碰到yin雨天,多半是连绵yin雨,细细蒙蒙的,虽不大,却煎熬人。能直直下上半个月不停的,一旦碰上这样的天气,只能算农hu们倒霉。
庄稼不敢收,收回捂着无chu1晾晒,不出两三天便发霉,但是若是放在地里不guan,时间一chang,zhong子整日在雨水的浸泡下,在穗子上也能发了芽。
所以老天一放晴,而且还是艳yang高照的天气,哪里还有人敢再拖着。
青篱和青yang自己的庄子秋粮zhong的大多是稻子和大豆这两zhong传统作物,另几样新奇的物件儿,她们只各zhong了一百亩左右,留下自己吃用的,其余的跟着官田里作物zhong子,倒也能卖个好价钱。
青yang嫌秋收时灰尘luan飞,让人心情好不愉快,青篱瞪她,zuo为一个合格的农民,这zhong时候感受到的应该是丰收的喜悦,而非嫌弃
张贵与韩辑已组织过多次收粮,经验丰足,也不须她在一旁指点,只须每日到庄中看看进度便可,她的大bu分时间都放在那批putao上面。
两院之间的putaochang廊共chang有五百多米,当时zhong植时,找了有经验的果农询问,按三米间距一棵zhong植,两侧相对,共zhong下putao约三百棵,再加上青yang小院之中的五六十余棵,共得近五千余斤的putao,除了给京中相熟人家送的,剩下的有三分之一用作酿酒,三分之二晒putao干。
晒putao干的房间,需要用青砖,或者土坯盖成四面透孔的砖墙,房间中是一排排木架子,将putao挂在上面,靠秋日干热的风,经过半月到二十日可得。
不过,据她对京城周边气候的认知,这里秋日的风没有那般的热,便又加铺了铜guan,在烧柴加热,这个时节最不缺的就是柴,棉花杆丈ju杆,多到用不完。
岳行文这些日子也忙得不轻,试验官田之中的作物,都是雇人收割,除了棉花收过几茬儿之外,其它几类均需要大批的人手,司农署的官员们都变作临时庄tou在田里指挥着收割。
每日看他这般忙活,从田里回来时,白衣衫都变作黄衣衫,青篱的心tou便有些堵堵的。虽然他极力否认是为了自己才入了司农署的,可是她却笃定就是这样。
有好几次她试图向他讲解:她不要男人为了她的理想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只想让他zuo他自己zuo想的事儿。
岳行文都轻笑,这便是他想zuo的事儿。
虽然很温nuan,但是感觉很亏欠。
只好每日素手zuo汤羹,以zuo补偿。
如此忙了大约半个月,庄稼收割完毕,晾晒收仓,jin接着又是冬播。虽然已经历过几次冬播盛况,每当她立在地tou看着田间忙碌的人群,以及被翻开的泥土散发着的气息,还是微微有些激动,为此,青yang笑话她,上辈子,上上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是个农人的命。
说实话,冬播的气息味并不是那么好闻,各zhong各样农fei的味dao飘得老远,连带她们的庄子里,房间里都是,任是点了再多的熏香也不ding用。
青yangding不住这味dao,逃回京城,没过几天又回来了,她自己也很郁闷。
到九月初五左右,冬播完毕,再接下来便是浇水,等浇过这一茬儿水,就算是正式进入了农闲期。
秋收冬播这二十多天中,他们一直住在庄子中,没回过京城。
这其间方氏、岳夫人三天两tou的派人过来送些吃食,若非正是农忙季节,知dao他们两个走不开,早把他们招回了城中。
寒lou已过,四野空旷,大雁南飞,秋冬萧瑟之感顿生。
从官dao过来的这条大路上,各zhong瓜果已采收尽,就连秧子也枯黄起来,shen秋的风chui过,干黄的叶子沙沙轻响。
这日用过早饭,青yang从对面过来,进屋便叫:“丫tou,咱们多早晚回京?”
青篱知dao她素不喜这萧瑟之感,便笑着安wei“再等五六日吧,等那putao干好了,再者,我得亲眼看看麦苗chang势如何才放心呢。”
青yang对此回答不甚满意,咕哝了一句“我看张贵guan得也ting好的。缺了你不行么?”
“冬日chang着呢,也不急于这一时。”去年冬日里也不知是谁憋得抓耳挠腮的,刚过了年便嚷着要来庄子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