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要求俄国割让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兵赔款30亿卢布,在这样的合约上签字,无疑是非常屈辱的。不过列宁仍然主张在合约上签字。
经过三年多的帝国主义战争,俄国的国民经济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广大群众迫切需要和平,而且粮食紧缺、士兵疲惫、国民厌战情绪高涨,一时间根本无法击败德国人的进攻,如果硬打下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肯定会在战争被葬送掉。
列宁认为,为了使新的政权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以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一支新的军队,必须实行暂时的退却,所以即便是敌人提出苛刻的条件也要接受下来。就这样,战争的局势又发生了大的转变,德国人的对手一下子少了一个。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盟国的经济开始不支,德国虽然依然可以维持西线的平衡,但是他的盟友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却在英、法、美等国的攻势下接连败退。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最先崩溃,于1918年10月底先后投降。
另一边,第一次世界大战耗尽了德国的巨大财富,为应付战争所需的庞大经费,威廉二世加强了对国内人民的残酷剥削,并采用军事统治的办法,强迫人民为它们的掠夺战争卖命。
为了防止革命爆发,1918年9月30日德国皇帝宣布实行国会制政fǔ,答应在普鲁士改革三级选举制。10月4日成立了议会制民主政fǔ,自由派巴登亲王马克斯被任命为帝国首相,并邀请社会民主党的谢德曼参加政fǔ。
不过这些措施并未能阻止革命的爆发。1918年秋季,西线的德军开始崩溃,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战争的失败使德国国内矛盾jī化。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基尔港的水兵反对同英国舰队作战,举行起义,建立全德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揭开十一月革命的序幕。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
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
德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同时在南部巴伐利亚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制定了魏玛宪法。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达4年零3个月,在这次战争中,参加国家多达30多个,约1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总数的67%。按当时的美元计算,参战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也达1516亿美元。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有人估计,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