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轩

字:
关灯 护眼
千日轩 > 重生1881之崛起 > 第两百三十七章中华崛起大结局(3/6)

第两百三十七章中华崛起大结局(3/6)

程,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正当这一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时,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

1940年夏,德军占领法国。法国物理学家j-f。约里奥-居里领导的一部分科学家被迫移居国外。英国曾制订计划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但由于战争影响,人力物力短缺,后来也只能采取与美国合作的办法,派出以物理学家j。查德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j。r。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

在美国,从欧洲迁来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才引起美国政fǔ的注意。但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扩大规模,到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

制造原子弹,既要解决武器研制中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还要能生产出必需的核装料铀235、钚239。天然铀中同位素铀235的丰度仅0。72%,按原子弹设计要求必须提高到90%以上。当时美国经过多种途径探索研究与比较后,采取了电磁分离、气体扩散和热扩散三种方法生产这种高浓铀。

供一颗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高浓铀,是靠电磁分离法生产的。建设电磁分离工厂的费用约3亿美元,磁铁的导电线圈是用从国库借来的白银制造的,其价值尚未计入。钚239要在反应堆内用中子辐照铀238的方法制取。供两颗“内爆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钚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却型天然铀反应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分离工厂生产的。

德国的科学技术,当时本处于领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国在核技术领域的水平与美、英大致相当,但后来落伍了。美国的第一座试验性石墨反应堆,在物理学家e。费密领导下,1942年12月建成并达到临界;而德国采用的是重水反应堆,生产钚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临界装置。为生产高浓铀,德国曾着重于高速离心机的研制,由于空袭和电力、物资缺乏等原因,进展很缓慢。其次,a。希特勒迫害科学家,以及有的科学家持不合作态度,是这方面工作进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更主要的是,德国法西斯头目过分自信,认为战争可以很快结束,不需要花气力去研制尚无必成把握的原子弹,先是不予支持,后来再抓已困难重重,研制工作终于失败。

不过美国人没想到的是,在世界的另一边,代号为“东方崛起”的绝密计划已经接近尾声。

帝国皇帝罗凯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东方崛起”计划规模大得惊人。在中华科学院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东方崛起”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50亿人民币。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实验中所无法比拟的。

在帝国皇帝的全力支持下,第一颗试验性的原子弹在西北的沙漠中试爆成功,爆炸当日,只见一道闪电在方圆400公里的范围内划破长空,一团巨大的火球直升8000多米的高空,大地被震得颤抖,太阳的光辉被掩盖,中国整个西北部都听到了爆炸声,很多人惊奇的以为太阳提早升起来了。

此时,中华帝国皇帝罗凯正在和海军高级将领开会,当他听到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后非常高兴。对于罗凯和中华帝国来说,原子弹不仅是一种军事武器同时也是一种外交武器。

可以这样说,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拥有了原子弹的中华帝国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