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怎么样呀?”天下一质问道。
“喔、其实这缆车有被谁使用过的痕迹。”
“嗯…”我喃喃道“好,那么我们上去瞧瞧吧。”
我、天下一、矢加田和另外两名客人乘上了这部缆车,只留下了绫子夫人和女佣人。
“啊,很峭的斜坡。”足本望向窗外感叹的说道“那么,徒步而上是没可能的了。”
“大腰也醉得胡闹了,这样大雪的时候上去展望台干什么呢。”鼻冈悠闲的说道。
“大腰并不是一个人乘坐的。”天下一说道“假若真是的话,那么缆车应该还留在上面。”
各人都纷纷以“原来如此”的表情点着头。
花了约十五分钟,缆车便到达上面的小屋,然后各人离开小屋往四周寻找。
与下面不同,这里降着冷得刺痛的雪花。
搜索了约十分钟后,便发现了大腰的尸体。尽管是倒在小屋的贴邻,但被雪覆盖着不大看得见。
大腰于后脑部位被袭击。
在孤岛、被封闭的山庄等地方发生杀人事件,这个模式在推理小说世界中已是司空见惯,即使在这个天下一系列里也有几篇,作为登场人物的我说的准没错。当然,由于有读者喜欢这个模式的作品,因此便被写出来了。
本来在日本,关于这个也许是没有附注的必要,据评论家说在今日的欧美,那样的作品已全然没有了,因为喜爱这类作品的便大概只有日本的读者了,可是由于日本有日本本身的文化,喜爱欧美人种不喜爱的事物,也不能说日本人幼稚或差劣。想写的作家便去写、想读的读者便去读好了。只是——希望从登场人物的立场作出少许发言。
又是不费工夫的作业么,经常经常都是被大雪封闭的山庄,被暴风雨孤立的山庄,想来全部读者都已厌倦了吧,就算是登场人物都觉得烦了。
本来,把舞台孤立的理由在哪儿呢?若然不被孤立的话,又有哪一点不方便呢?
“首先,有能够限定嫌疑犯的好处。”在旁边听见我自言自语的天下一插口说道“消除了外来犯的可能性,从而更能向读者展示不可能犯罪。在今次场合类似的也是这样吧。尽管全部的人都在客厅而大腰则在山顶上被杀,但疑犯却想必不会是外边的人。纵使不奇怪但谜也便变得更深了,而这个也是作者那边的事情哩。”
“好处便只得这个吗?”
“还有还有,虽然那是从我的立场来看。”天下一搔着鼻梁说道“侦探能够孤军作战这一点确是很有魅力,一旦加上了警察,智力游戏的气氛便会给科学搜查和人海战术等破坏了。假如是孤立的话,则能够变成是纯粹名侦探与凶手的战斗了。”想来,自己把自己说成是名侦探的人实在罕见,紧瞪着天下一的面,那家伙误解了什么吗?只见他不断的在点头。
“至于对凶手的好处也不可以忽略啊。假若舞台被孤立,警察便无法介入,有关人等也逃不掉,所以凶手才能够屡次的进行杀人。如果意图的话,甚至能够把全部人都杀死并且就连自己也死掉,这种模式也曾有名著出现啊。”
“那么,如果只计划杀一个人,孤立便没有必要了吧。”
“也未必如此,可能对诡计有帮助哩。”
“原来如此。关于好处方面已很明白了,但是也还有缺点啊。对于凶手来说,多了嫌疑犯应该更好吧。在相关人等被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犯罪,怎想也是有点不自然。”
“那的确是。”天下一苦着面说道。
“究竟凶手为什么选择这种场所呢?读‘暴风雨山庄’小说时都会经常那样的想,以街头歹徒的方式杀人,多半被逮捕的可能性甚低吧。”
“嗯。”天下一双手抱着臂“说起来,真的是无遮无掩啊。”
“是吧,所以很讨厌那些故事。一切全都是不自然的、空想的、描述的是人工世界。”
“喔、但是这次应该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