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着西服裤脚。另一个是穿着肥大的女式制裤的年轻女子。
小伙子手握一把短镐,女方则拿着一个布口袋。小野木一看便知,那对男女青年正在这一带进行发掘。
小野木跨过水沟,顺着田里的小路靠近前去。青年弯着腰,身影隐在水稻后面。察觉到小野木走进跟前,青年把脸抬了起来。
“呀!”对方先搭了腔。看来他料定小野木不是本地人,而是与自己兴趣相同的考古爱好者,年轻而开朗的脸上挂着笑容。小野木点头表示致意。这时,青年身后的那位年轻女性也微笑着向小野木低头致了礼。
“有什么收获吗?”小野木也搭了话。
“没有。”青年笑着说“净是些陶器的碎片。”
在青年的示意下,年轻女性伸过布袋来,小野木朝里面瞧了瞧。年轻女性特地从里面拣出一块托在手掌上。那是弥生文化时代(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公元三百年左右)的陶器碎片,上面还沾着黄土,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壶具的碎片。
“还没挖出完整的来。”青年说“这样的碎片多得很。象眼前这样,到处都是水稻,所以不能随意挖掘。就是在这儿挖,也胆战心惊的,担心会挨农民的骂哩!”
根据《报告书》的记载,低地遗迹的面积大约宽六十米,长三百米;即使就这样挖,也会立即挖出陶器和木制品的碎片。
“对不起“青年对小野木说“您好象不是本地人呢。”
“我从东京来。”小野木答道。
“您也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吗?”
“不,不是的。”
小野木否定以后,反问青年道,您也是这方面的爱好者吗?”“啊,我吗,说起来,这是我的本行。”
青年自我介绍是某大学的助教。怪不得他脸上还带着尚未消尽的学生气。这种看法出现之后,似乎他旁边的那位年轻女性也有了一副少女面庞。
“我们是从小木那边转到这一带来的。”青年说“在那里,有一处叫做‘长者之原’的地方,主要出土绳文时代(公元前三百年以前)的陶器,以北海道地区所特有的‘诸矶式’居多。我们把它放在旅馆里了,真遗憾。否则,很想请您看看哪。”
青年讲话的时候,显露出一副确实热心于做学问的表情。
小野木一时难以判断,这两个人究竟是夫妻,还是情侣。
在他俩一问一答的时候,年轻女性一直静静地听着。明快的笑容始终挂在她的脸上。从旁看去,的确是心满意足的样子。
小野木转身折回的时候,那两人站在田埂上朝他挥手送别。对在异出他乡见到的小野木,他们似乎也产生了特别的好感。
小野木走上大路以后,他们还在那里以目相送。
小野木回到旅馆的时候,已是下午两点左右。
“客人先生,您的电报来了。”
女服务员一见到他便立即这样说道。听说是电报,小野木凭直觉就知道是赖子拍来的。打开一看,果然不错。
“于上野站等您归。赖子。”
小野木很为吃惊。
按照他预定的计划,乘夜间列车离开新鸿,到达上野车站应该是凌晨五点十分。
赖子要到上野站来接这次列车,必须在凌晨四点起床,然后赶到火车站。时间这么早,她将以什么理由告诉丈夫,从而走出家门呢?小野木心里路到有点不安。
小野木意识到自己近来渐渐为赖子所左右了。自那次台风之夜起,赖子方面的情绪已经变得主动起来。
“电报上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吗?”因为小野木盯着电报一动不动地在思考,所以女服务员很担心地看着他的脸问。
小野木乘坐下一班公共汽车,出发到两津去。一路上脑子里想的全是赖子,接到电报,突然感到赖子仿佛已经来到眼前了。
漫游古代遗迹本是小野木素来的爱好,但这次却毫无心思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心灵里为赖子所占据的部分逐渐扩大,并且分量越来越重。
小野木登上了开往新鸿的渡轮。
在渡轮起航之前,他站在甲板上,看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
站在码头上送行的人,一个个面带笑容,仰头望着船上。这里的码头也挂上了彩色的纸条。小野木的目光,突然在那些送行人的背后停住了。
进码头之前,有一处剪票所;一个年轻女子伫立在刚出剪票口的角落里。小野木发现,那个女子根本不朝轮船这边看。她把脸扭过去,注视着另外一面的大海。
从她站立的位置来看,肯定是为船上的乘客送行的。然而,奇怪的是,她根本不往船上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