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长既然大兴趣,三原就从
袋里取
第十三、十四、十五号月台上列车时间表,
给他看,并且说明从十七
五十七分到十八
一分之间的情况。笠井拿在手中,
心研究。
“这是可以了解的。第十五号月台是长途列车的起月台,如果到那里去,就
得太明显了。如果说,有事要到镰仓,从第十三号月台望过去,就显得很自然了。他用了一番苦心利用这四分钟时间,就为的是要装得自然。”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你真够仔细啊。”科长望着三原的脸,表示称赞。三原心里却在自语,这并不是自己的本事,是福冈警署老探员鸟饲提示的。
“不过,只要把他所安排的事件调查清楚,就必然能够找到他的目的。”三原说。
三原也有这一疑问。
“对极了,”笠井科长答。两人现
了
烈同意的
。
科长写完,像小学生一般,用铅笔敲着自己的面颊,端详纸上这四
分析。
“有必要安排好作为第三者的现场证人。”三原想了一阵才回答。
(四)发现佐山和阿时搭乘“朝风号”的人乃是安田,由他告诉两个女招待去看。
(二)吃饭的时候,一再看表。
“我看是这样。”三原用“难不是这样吗”的目光望着科长。科长陷
思中。
“那么说,安田就不能算作第三者?”
“好,就这样来研究。”科长也确定下来。“佐山和阿时在博多附近情死。他们两个人在东京车站搭乘特别快车,安田自己也上火车,并且带去两个女人,故意让她们成为第三目击者。——这事情奇怪啊!”科长所用“奇怪”两个字的意义,三原是懂得的。坐火车去情死的两个人是不能够安排目击者的。不愿作第三者的安田,在这个情死事件上,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
呢?
“噢,一月十四号‘朝风号’的列车员的报告已经来了。”科长说。
(一)安田一天邀请两名女招待吃饭,这是第二天一起去东京车站的伏笔。
“一定有。”科长也表示同意。“从这些条件来看,一切都可以证明安田辰郎是在安排目击者。可是,我们还不知他为什么要这样
。他既然要这样
,就一定有他的目的。”
“是啊。光是安田作见证是不够的。必须在他以外有人亲得见。”
“第三者的?”
探员答应下来,在记事簿上写下姓名,就走去了。
“是吗?”三原当时伸过去看。
“你认为安田特意找到那四分钟的空隙时间,把两名女人带到第十三号月台上,去看第十五号月台上的特别快车。既然是让她们去看,为什么不直接到第十五号月台去呢?”
“重要。”科长有如反一般,立刻答
。他闭上
睛考虑了一阵,
声叫一名探员过来。“你去调查一下××
,看看安田辰郎这个机械商跟他们有多
的关系。”
“这不是偶然,这分明是故意安排来的。”三原望着科长那对不停转动的双
。
科长像考试一样,向他问。
(三)他正好抓住那值得注意的四分钟时间,及时到达第十三号月台。
“如果是安排来的,可就重要了。”
“遗憾的是,那位列车员记不起是不是有空位了。以前的事情都没有了记忆,这个人可算糊涂。如果他能记住事情,阿时是在哪里下车的,不就上清楚了吗?”
“问题是,这个叫安田的人,安排了两个四分钟的目击者,这是偶然的事呢,还是制造来的事呢?”科长用了“四分钟的目击者”名词,这句话讲得好。他听完了三原的说明,在纸上写下下列要
:
“总而言之,这里面必有文章。”
“不错”笠井科长沉了半天才发言。
意思,”科长把叉的两手放在桌上。“还有这样的事情,我们都没有想到。”
科长微笑。那意思是表示赞成。
故圈
,当然是为了白己的利益。安排目击者,让她们看到佐山和阿时搭乘开往博多的特别快车,也一定是为了保护什么利益吧。
“那么,”科长用揣测的吻,并且再一度端详自己所写的那几
“如果安田真是安排目击者,他是为了什么呢?”说着,他
燃一支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