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恰如其分,凯撒号战列舰总共发射305毫米炮弹第二名。换来的是中弹两发,仅有一个水手受轻伤而第一名是边境伯爵号,254发
希佩尔中将搭乘的G39鱼雷艇此时接近德弗林格尔,发现她的桅杆和上层建筑几乎被弹片洗过一遍,所有的无线电设施和探照灯都被打坏,舰艏水线开了近一米的大洞,航速稍快就会灌水,显然不适合作为旗舰;他们接着赶往塞德利兹,发现她的前甲板已经在水面以下,电台同样损坏,于是开往冯?德?塔恩。
冯?德?塔恩的每座炮塔都被打坏,失去战斗能力,只好继续在炮火下赶往再后面的毛奇,这就是当时希佩尔率领的先锋战列巡洋舰队的情形。
舍尔眼前的局势可谓糟糕之极,前卫正在火网下苦撑,中军乱成一团,队形散乱,每分钟的犹豫都会造成全军覆灭。国王号已经吃了1发380毫米和9发305毫米炮弹,巴恩克少将负伤;大选帝侯号中了3发380毫米和2发305毫米炮弹;腓特烈大帝也开始起火。
“第5战列舰分队在敌舰集中火力打击下伤亡惨重,而我们的对手很巧妙的躲在暗灰的天幕,观察哨只能看见炮口的闪光。”
观察员的回忆说明当时的光线观瞄对德国公海舰队极为不利,为此舍尔决定再次采取非常措施。不过这次情况更加严重,光靠大转向不足以争取时间,在一番取舍后他做出决定。7点13分,战列巡洋舰队收到命令:“冲向敌舰,不惜一切”
希佩尔搭乘的鱼雷艇此刻已经接近毛奇,每个人都很清楚命令意味着什么。千疮百孔的战列巡洋舰必须向英国舰队火力最密集的地方做最后一次突击,牺牲自己为主力换取转身的时间。
参谋们建议改换一艘国王级战列舰作为旗舰,他一言不发踏上毛奇的甲板,升起中将旗。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从开战至今一直站在最前沿,无数次同死神擦肩而过。“辉煌过后,让我们一起承受最后的磨难。”
现在德弗林格尔号前方的海域无疑是通往地狱的焚尸炉,英国本土舰队超过200门大口径舰炮在8000码距离上不停倾泻英国人将其称为“死亡冲刺”不过事后不管是希佩尔还是哈托克舰长的日志中,只是简单交代“奉命向敌舰前进”而已。
最前面的是德弗林格尔,她的正面有16艘英国战列舰,右舷东南方是6艘战列巡洋舰。7点13分,一发13。5毫米穿甲弹击穿主炮塔的装甲板;1分钟后,15英寸炮弹从顶部插入炮塔并且在内部爆炸,炮塔指挥官双腿被弹片削断,其余炮手全部阵亡。炮室的发射yào着火,并蔓延到下面的输弹舱。
谢天谢地的是这些火yào只是燃烧而没有爆炸。损管队紧急向两座炮塔注水,防止火势扩大而引爆弹yào。78名官兵中只有5人从炮塔顶部的抛弹口中爬出,已经被严重烧伤,剩下的73人不是烧死就是淹死。第二发15英寸炮弹刺破副炮炮塔的顶盖,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只有一名炮手站在打开的舱门附近,被爆炸的气狼抛出,其余80名官兵在瞬间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