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吗?”
真琴的话音刚落,就听菜穗子拍手道:“完全正确。这样子就行了。你看,这样不就挺有暗号的感觉了吗?”
“话虽如此…可还是闹不明白究竟什么意思啊?”
“你别着急嘛。”
菜穗子得意洋洋地说。她对自己的推理似乎自信不浅。
“之后的歌是《风车》吧?风起风车转,风息风车停。就是这么一首理所当然的歌吧?”
“在这里。”
真琴从《鹅妈妈童谣》的书里找到了那首歌。
Whenthewindblows,
Thenthemillgoes;
Whenthewinddrops,
Thenthemillstops。
“莫名其妙,现在该拿这首歌怎样啊?”
“光从其意思上来看,感觉似乎不行啊。”
“话不是这么说的吧?就像刚才以《呆头鹅》和《长腿叔叔》为标准,把《伦敦桥》和《老鹅妈妈》给结合到了一起似的,以这首歌做参考,或许还能再让它变一下形呢。”
“让它再变一下形啊…可句点和逗号似乎没什么问题啊?”
“应该还会有些其他线索的。”
菜穗子逐字逐句地看着刚才她自己创造出的那句“LondonBridgeisbrodownWhenshewantedtowander”和《风车》的歌词。其中应该隐藏着什么机窍的。过了一阵,她的目光停留在了其中的一个单词上。When“当…的时候”的意思。
“这个‘when’会不会就是问题的关键呢?”
听菜穗子说完,真琴也表示赞同:“我也正在怀疑。”
“哪句里边都采取了‘当…的时候,做…’的形式。但在《风车》这首歌里,不光只说了‘风起时’,同时也说了‘风息时’的事。”
“那咱们就这样子来依葫芦画瓢,重新改写一下刚才的那句话吧?”
“改写?”
“比方说,这样。”
菜穗子在本子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Whenshewantedtowander,
ThenLondonBridgeisbrodown;
Whenshedoesn‘twantwander,
ThenLondonBridgeisnotbrodown。
“当她出门时,伦敦桥就倒塌;当她不出门时,伦敦桥就不倒塌…是这样吧?感觉挺拗口的呢。”
“还得再稍微凝炼一下。《风车》里用的不是‘not’,而是反义词,或许这里也最好这样处理一下。”
“‘出门’的反义词是‘归家’…”
“‘倒塌’的反义词是‘建起’…这里说的是桥,感觉用‘架设’会更好些吧。如此一来,译文就成‘当她归家时,伦敦桥架起’了吧?”
“对,这样感觉要好些。不过话说回来,这里的‘她’说的又是谁呢?”
“《风车》后边是《杰克与吉尔》吧?杰克是男用名,那么吉尔又如何呢?”
真琴看了一眼书本,说:“有说是男的,有说是女的。”
“那这里指的肯定就是‘吉尔’了。”
“这么随便接不会有问题吧?‘杰克与吉尔’那间与其他房间可是有段距离的啊?”
“可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房间了啊?‘风车’的对面似乎是休息室…”
“说得也是…”
真琴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抱着手在桌旁踱起了步,不时扭头看看桌上杂乱的笔记,那样子就像是在审核之前的推理是否正确一样。
“真是的,哥哥他之前究竟是怎么解开的呢?”
菜穗子再也绷不住,抱起了脑袋。之前的解读一路顺畅,结果却又在只差最后一步的地方停滞了下来,这实在是让人焦心不已。
“哥哥…”
听到菜穗子的话,真琴停下了脚步。
“公一的信里不是问过,说‘玛丽亚何时归家’的吗?”
菜穗子缓缓抬起头来,两眼望着真琴。真琴说道。